中国奥运金牌名将全能创业:当模特上综艺 做老总
来源:新浪网 时间:2025-10-05 12:06:18
“郑总,这个单子您签一下”、“郑总,发布会安排在明天了”……
这个“郑总”,是如今属下员工对郑思维的称呼。
对这位羽毛球奥运冠军名将,球迷们喊惯了“思维宝宝”、“腰王”这类昵称,也许对“郑总”的叫法还不太习惯,但他自己已习以为常。
一年前巴黎奥运夺金恍如昨日,如今退出羽坛的“雅思组合”各有新发展。黄雅琼在夺金一周年纪念日的8月2日领证结婚,郑思维则在退出国家队后,毅然走出体制内,迈上个人创业的道路,成为了“郑总”。
郑思维说:“当时很多学校找我去任职,承诺了职称和奖励,但我很早就确定了,退役后一定不会留在体制里,也不会当省队或国家队教练。
”谈到原因,郑思维说,自己在当运动员时是比较有性格的类型,“比较不服管,不如自己当老板,性格也能得到释放。”
“我比较向往的生活,是每天都有新挑战,很充实的那种,我不喜欢平淡无奇的生活。”
“既然要创业,肯定是越早越好,我现在有三块,一是自己的线下羽毛球机构,第二块是自媒体,再一个就是我的个人品牌。”
郑思维创立的个人品牌“Zswing”,名称十分独特,他解释说:“前三个字母是我名字的拼音首字母缩写,ing代表正在进行时。我的职业生涯结束了,但只是刚经历完人生一小段旅程,第二段旅途才刚开始,所以我的生活永远都是‘郑在进行时’。”
“你还能看到一个win,代表胜利,但它不仅是赛场上的胜利,更代表生活中对胜利的渴望。”
“创立品牌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,但我有决心,所以并不会惧怕。swing这个单词,英文中有羽毛球挥拍的意思,品牌里的斜杠,来自我比赛中的标志性动作:‘腰王后仰’,我也想传达斜杠青年的理念,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过的人生。”
郑思维的个人品牌产品规划,覆盖这些领域:和个人相关的周边,比如运动水杯、休闲服,以及一些有着郑思维元素的产品。“我的任何产品,都是我日常每天都会使用的,也都有我设计的想法。”
应该说,郑思维“Zswing”的一些产品,是有相当创意设计在里面的,很多围绕着他在奥运夺金的光环时刻。
比如巴黎限定版运动水杯,除了“巴黎紫”的底色,杯身上还刻有7个刻度,对应着“雅思组合”在巴黎奥运决赛中的7个关键节点比分。
不过,在郑思维为品牌直播带货时,也遇到过风波,“Zswing”的部分产品定价,遭到了网友的吐槽。
比如保温杯定价111元,郑思维解释,是因为女儿生日是11月1日。运动水杯定价82元,因为巴黎奥运夺冠日期是8月2日……
看起来,“Zswing”的产品与郑思维强关联,认准的是粉丝情怀,但期待粉丝接受因明星个人魅力而带来“溢价”,这取决于粉丝忠诚度、粉丝规模等因素,郑思维的个人粉丝群是否具备了这个托举能力,需要市场和时间来做出回答。
大概是感受到舆论压力,“Zswing”一度采取降价措施,比如卫衣降到了208元,运动水杯也降到78元,但这又引发了最早在直播间下单的消费者疑问,认为遭到价格背刺,有网友说:“直播购买时,郑思维表示这是最低价了,但买完第二天产品却突然降价,我只能选择退货。”
看起来,郑思维在创业之初就体验到了复杂性和风险度,如他所说,转型创业对他来说是个新领域,不可能一帆风顺,未来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与挑战不会少。
至于网络上一些黑粉和负面评价,郑思维更多选择屏蔽以对:“其实没空天天看网上那些说法,但总有铁杆朋友截图发我”,“其实真正热爱你、欣赏你的人,才值得你去链接,现在骂我的可能从来就不是我的目标观众。”
郑思维与之密切合作的一个品牌是“Victor”,这是羽毛球领域的知名品牌。今年7月,Victor/Zswing的联名产品“郑思维专属系列”召开了发布会,郑思维上台介绍产品,自称是“产品经理”,而随后的展示环节,他又化身模特,走起了T台。在产品试用环节,郑思维穿起装备、拿起球拍,站上了羽球场……
这也是创业之初郑思维的常态,凡事亲力亲为。品牌卫衣上新,他专门当起模特拍摄,早上9点开工,忙到下午16点才吃上午饭,晚上快10点收工。
“有一句话是商场如战场,就像赛场如战场一样,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,都需要很强的拼搏精神,希望自己能够带着赛场上的精神,去征战在商场。”
“希望自己的品牌能够带着金牌精神,一直经营下去,对做自己的品牌确实很感兴趣,也是很好的创业路径。”
众所周知,做个人品牌的一个关键点,在于粉丝经济与明星效应。
如很多退役运动员一样,远离赛场后,奥运金牌的光环终会随时间而渐渐减弱,如何保持个人曝光度,是品牌存活的关键。
郑思维显然很清楚这一点,因此乐于在各个媒体平台活跃曝光,做好自媒体矩阵。
在他个人的微博、抖音等平台账号上,有很多展示日常生活的内容,从带娃出游的旅行vlog到吃一碗螺蛳粉的“吃播”,从拍摄到剪辑到画质,都有专业团队操作。
据统计,郑思维在社媒平台的个人账号矩阵相当齐整,既有个人运动、生活、教学等内容分享,还拉自己的家人一同加入,有妻子刘嘟嘟、儿子“Aiden登哥”等账号,这些号的粉丝数,从几十万到数百万的都有。
“我每个平台基本都有账号,账号类型也很多,有教学的,也有一些记录生活的账号,比如“运动员的B面人生”系列视频。”
“也有母婴类IP账号,我老婆跟孩子他们就是负责这个板块。做自媒体肯定会有负面声音,但我这个性子就是不太会在意别人的评价。”
另一个提升个人曝光且能带来收入的方式,是上综艺。
郑思维今年5月份参加了一档名为《爸爸当家》的综艺节目拍摄,将一人带俩娃的生活画面展现在镜头前。和常见的明星综艺一样,郑思维在镜头前带着老大、老二两个娃,展现着奶爸带娃的酸甜苦辣,一众明星评委在旁点评。
拍完节目后,郑思维总结说:“累并快乐着,感受到了带娃的不容易,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,和孩子建立了亲密的连接,爸爸当家继续进行。”
像这样抽时间陪伴和补偿家人,也是郑思维退役后很看重的一点。“当运动员时,我和我爱人在一起的12年里,要是把两个人共处时间折算成天来看,我估计不到一年。”
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兜兜转转、体验与试错后,郑思维近期的创业主导方向,还是回归到羽毛球本身。
对于退役运动员来说,利用好自身的专业优势,是创业确定方向的一个判断基准,郑思维意识到,他的人气,主要集中在羽毛球爱好者这个特定群体,因此他最主要的事业方向,还应该是在羽毛球上。
今年6月7日,郑思维的羽毛球培训机构正式启动,名称为:“郑思维国际羽毛球基地”,地点位于杭州萧山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。
郑思维在开启仪式上称,该基地不同于一般的羽毛球培训机构,是集训练、教育、科研、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羽毛球人才培养平台,他个人也将开启从世界冠军到羽毛球教育者的角色转变,对国内羽毛球教学培训进行创新性尝试。
据郑思维介绍,基地设置了不同年龄段的羽毛球培训,从“兴趣启蒙班”到“专业长期班”再到“暑假训练营”、“高校特长生培训”等,为各个水平、群体的羽毛球爱好者提供服务。
为了这个项目,郑思维没少忙活。从早期基地选址、参与讨论球馆内部设计、考察球馆施工,到后期的团队搭建、课程设置,可谓亲力亲为,甚至连场馆开关灯时间也要管。
郑思维做这个项目,看中的是国内羽毛球青少年训练的庞大需求,而要想做得与众不同,就要在教学质量环节下功夫。
“最重要的是教学体系,需要我们真的有东西,怎么建立教学系统,管理制度,上什么课,一周几次课,都要有规划。”
郑思维请来前中国国家队体能教练卢克作为联合创始人,这位西班牙人是雅思组合在东京奥运周期的体能教练,他的加入,让郑思维基地的教练团队具有了更高的含金量。
对这个项目,郑思维说:“我在做自己热爱的事,只不过是从运动员变成了教育者,还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,大家都有相同的价值观和理念。苦的话,倒没有什么真正的苦,不过在这个过程中,我要学习很多,每天都是在成长学习。”
创业自有创业苦,郑思维有心理准备。“不遇到困难那才是怪事,我觉得,如果迷茫了,你就要动起来。当运动员的时候,比赛永远会有新问题出来,创业也一样,每天都有新问题要解决,经历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成长了很多。”
对于“郑总”来说,创业的艰辛,大概也需要一块桃花源来暂时“逃离”,放空心灵,回归更习惯的自我,那就没有比训练场和球馆更适合的地方了。
进入8月,郑思维重返训练场,开始为全运会备战。
对于中国运动员来说,奥运/全运周期,绝大部分人会在打完全运后才退役,这也算是对地方体育局的一个交代。而对郑思维个人来说,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羽毛球赛场上,何尝不是一种身心调整的方式。
在两周适应期后,从第三周起,郑思维开始了正规的规律性训练,体型略有些发福的他,继续为赛场上的目标咬牙挥汗。
“恢复了两周,身体稍微灵活舒展了一些,接下来要练最累的项目,一个人攻两个人,一个人防三个人,这些是混双男的必练的一个项目,要开始吃苦了!”
“现在每天练完,必须得把肌肉放松一下,筋膜枪都得用上,不然第二天根本练不了。”
虽然练得汗流浃背、叫苦不迭,但看得出,郑思维依然很享受在球馆里的氛围,以及挥汗如雨的感觉。“我一生几乎所有东西都是羽毛球赋予的,它已经植入我的生命,这辈子都离不开了。”
只是相比以前单纯做一个运动员,现在的郑思维,可以在多重身份间切换,既能享受羽毛球的快乐,也能探索不同的领域。
两相比较,在郑选手和郑总之间,他说自己更享受现在这种生活,转型这一步是走对了。
“以前为了实现我运动员的梦想,一直在这个垂直领域不停努力,有些单一。现在要考虑很多事,每天很充实,而且依然可以继续做喜欢的事,也有时间去陪伴家人。
“我觉得人生一个方面的成功并不说明你是真成功,要从更多维度去看,比如家庭、朋友圈、事业各方面综合在一起看。”
“无论是世界冠军还是奥运冠军,运动员有常人不具备的品质,放到任何一个赛道,只要想去做,是一定可以做出成绩来的,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害怕转型。再说创业这件事,没有绝对的胜者,今天这单生意没谈好,你明天还可以谈另一单,它没有竞技体育那么残酷。很多运动员有自己的想法,但是不敢做出决定,我会通过自己的例子去做给他们看。”(二头)
声明:新浪网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!